去年仅《咱们结婚吧》、《特种兵之火凤凰》、《小爸爸》三部剧加起来,就在优酷一举拿下30亿的播放量。从数据看,大陆剧仍远超英美、韩剧等小众剧,稳坐电视剧头牌。
小众剧粉丝量突增,呈逆袭态!
卷福的缺粉,李敏镐的Minoz,行尸走肉的肉丝,一夜间社交媒体铺天盖地,支持度远超大陆剧的呼声。
从数据上看,去年在优酷,《继承者们》播放量接近10亿,《神探夏洛克》集均超过1500万,与此同时8部英美剧、11部韩剧在优酷播放量均过亿,数量之惊人,不禁感叹这一切似乎来得很突然,难道是小众剧要逆袭的节奏?
套用黑格尔的话:存在即合理。逆袭的表现并非偶然,那么究竟小众剧是如何逆袭的,这整个过程,仔细看来,值得说道。
三个方面的品质:剧本、演员、投资。
1.金牌编剧,重要性超演员
“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青年结构工程师为了拯救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低级混混哥哥,几进几出监狱并与杀父仇人联手,欺负了独臂残疾人,打败了光头CEO,最后成功地诱骗杀母女医生产下一子后,死了!”
用一句话概括了四个季的《越狱》剧情,果然冲突够多,剧情够曲折。
对于美剧,甚至整个电视剧行业而言,大牌明星已不是未来竞争力,和电影相比,电视可随时换台,或许另个频道正有贝克汉姆的比赛,所以剧本尤为重要。
如今美国一线编剧一年能赚1000万美元,堪比电影明星。不仅是美剧编剧牛,韩剧和英剧也深谙此道,而实际上间接受益的是中国剧迷。
2.演员不要最贵,只要最合适
虽不需超级巨星,但演员仍是一部剧的符号。如果英剧演员没有一张能遮雨的长脸,美剧演员没有一对能撑破内衣的胸,韩剧演员没有一双从肚脐眼开始分叉的腿,那都不算合格,小众剧对于演员还是有要求的,而更重要的还是合适。
出演《越狱》前,米勒在光鲜亮丽的好莱坞足足跑了十年龙套,最潦倒的时候只能以典当家具抵房租。出演“卷福”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
似乎扮演天才是现象级巨星的最佳路线啊,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金秀贤,欧巴,我是他的粉。
3.大投资,睡衣都得是阿玛尼
言归正传,除了演员和剧本外,就是大投资。这个最好理解。韩国偶像剧奢侈的很彻底,李敏镐在《继承者们》里恨不得连睡衣都是阿玛尼的。美剧的大制作也不用多说,据称《神盾局特工》第一集就花了1200万美金。
英剧更牛,由于BBC等英国电视台资金实力充沛,多数英剧完全不考虑市场回报,只为拍出那一份英国人的傲娇,不惜重金。
不过,还是那句话,受益的依然是中国剧迷。所以,综上述粉丝追剧疯狂,数量暴增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上面三点“人为”的努力外,小众剧的逆袭,还要依仗英美剧,韩剧引入中国的天时,以及优酷等视频网站平台的地利。
美剧入华最早,1979年中美建交,1980 年引进了非常好看的美剧《加里森敢死队》,但不知什么原因播出3集后被叫停,美剧戛然而止。
韩剧紧跟其后,从1998年韩国设文化产业局开始韩剧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向严格的广电总局对韩剧也情有独钟,连央视都引进了不知道多少部,最熟的《大长今》一度风靡大陆,然而之后却因冗长的家庭类韩剧而走上了下坡路。
再后来有了民间的字幕组开始翻译一些盗版的美剧,但是字幕质量层次不齐,更新速度也无法保证,直到优酷等视频网站引进了正版的优质美剧,正面的宣传和良心推荐,让美剧一发不可收拾。
紧接着英剧横空出世,秉承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路线火速跟档,以2013年优酷独家引入中国的《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情况来看,英剧以牢牢占稳了一个山头。
2013年底,韩剧也峰回路转,优酷等视频网站大批引进类似《继承者们》的“水木剧”,即偶像类韩剧,正好填补了偶像类的剧荒,一股“韩流”又迅速扩散。至此,对于小众剧来说,语言障碍、播放渠道、文化冲击三重阻力逐渐消除,逆袭自然不是偶然。
结语:
英美剧、韩剧在逆袭中风靡全国,除了剧集本身精良的制作外,一部剧的成功,平台和时机的把握也尤为重要。
2013年优酷在中国同步独播《神探夏洛克》,已遭全球其他国家的羡慕和嫉妒。2014年,小众剧定将逆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