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是找死?
不转是等死,那么转型是否意味着一片光明呢?在我看来,这是一条不归路。
第一:用户是否能够转化?
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品牌定位的问题,就像你绝对不可能去来福士的目的是为了买一双20块钱的阿迪王一样,因为消费者对于阿迪王和来福士的定位是不匹配的,同样用户对于快播的定位也已根深蒂固。
虽然有着庞大的用户下载量,但当背离了自己当初所依赖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些用户到底有多少还能转化是快播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因为你总不能强迫用户的需求,我对你的定位是我可以看到最新版的《钢铁侠》,但你给我整出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谁都不会愉快,这就是中国最鸡汤的一部《海底捞你学不会》所讲述的一个重点---“超出用户预期体验”的反面教材。
第二:版权大战,快播跟的上吗?
快播在公告中写道,未来一年投入一亿元用于建设正版内容;投入3000万元支持国内微电影的创新。
在目前的版权市场行情当中,1亿元看上去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当一部《中国好声音》的版权卖到2.3亿元,《我是歌手》的版权逼近亿元大关,这1亿元又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同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优土今年要拿出3亿元投入自制剧,搜狐单是《屌丝男士》的制作费应该已经很惊人。
当这些巨头们在版权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在默默的选择砸钱的时候,你不得不为毫无底蕴的快播送去一份“祝你好运”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