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父母画这样一个说明书的冲动呢?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父母画这样一个说明书的冲动呢?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父母画这样一个说明书的冲动呢?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父母画这样一个说明书的冲动呢?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自制的微信使用说明书,称系其大学同学为了让父母学会使用微信而手绘的。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满满都是爱”,媒体也发转微博,“为孝心点赞”,还有网友留言求完整版。
看完后,你有没有为父母画这样一个说明书的冲动呢?
随着微信的普及,很多年轻人在享受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时,都遇到了相似的难题——怎样教父母学会这一社交工具?手把手教没时间,如果通过电话或QQ“远程教学”,父母又很难学会。
为此,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的80后男孩张明找到了新办法:给父母手绘一份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2月24日,他的作品被网友“汛儿”晒到新浪微博上,引起了全国网友的转发和点赞:“有爱有孝心,点赞!好想复印一份给爸妈。”
10小时“画”出说明书
打开微博上流传的这份手绘版“微信操作说明书”,第一页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子不能常陪在您二老身边,既然不能很快掌握微信使用,就慢慢翻阅此册”。翻开内容,“课程”包括怎样进入微信、怎样语音操作、怎样发送微信表情等等,图文并茂,连微信中的表情都画得像极了。
昨日,记者找到了这份说明书的作者张明,他曾就读于重庆邮电大学的动画专业,现在北京工作。他告诉记者,说明书共有7页,是他用了10个小时,对着自己的微信屏幕一笔笔画出来的。
教爸妈用微信 笑料百出
张明是山东人,常年远离家乡,为了方便和父母联系,去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时,他特意给父母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装上微信。但怎样教父母使用,却让他犯了难。
“刚开始手把手教,每个功能都要演示很多遍。”张明说,父母不会打字,张明花了一番功夫教父母使用微信语音功能,结果他经常收到父母发来的“无声”语音信息或其他各种凌乱消息,就是没几次正常的。
“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息,就知道他们又忘记怎么用了。”张明无奈地表示,父母总觉得微信这种“高科技”很厉害,不敢用力触碰手机,生怕弄坏了。
面对父母的窘境,学美术出身的张明由此萌生了“给爸妈做个说明书”的想法,“随时看着这个操作,就不会忘记了”。
妈妈赞:说明书非常好用
几天前,张明用相机把“说明书”拍下来,然后将照片传了回去,“过几天我会寄东西回家,再一并将纸质版寄回去”。
“其实,手绘说明书只是权宜之计,我更希望能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张明说,自己一年到头只有春节能回家教父母,时间太短,无奈之下才绘制了说明书。
昨日,记者联系上张明的母亲李女士,她在电话中笑着说,说明书非常好用,最开始,她需要边看说明书边操作,现在几乎不看也会操作了,忘了的时候就再翻出来看看。
张明说,现在家里养的花开了,爸妈还会拍照片用微信传给他看。“一些人嫌教爸妈太麻烦,但是我不会这么想。”张明说,“小时候,父母教我们吃饭穿衣走路,从没嫌麻烦过,长大了我们花点时间教父母用微信,有什么麻烦的?”
声音
老人愿学新知识 请多一点耐心
“亲手绘制说明书教父母用微信,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孝心的一种表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胡光伟教授表示,其实现在的很多老人愿意去学习新知识,尤其是能和孩子互动、能更好地交流的新知识。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好的互动,但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表达方式,而重点是,你愿不愿意为他们去做这些?
有些东西对于父母而言,可能过于专业化,他们接受起来比较慢,这就需要孩子耐心地去教,就像小时候父母教自己一样。多一点互动,多一些耐心,他们会很开心。最后,胡教授表示,这个手绘说明书简单却又很详细,其实是值得推广的,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拿来送给父母或家人,“有孝心有爱,这也是正能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