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假币母版“大师”落网 光头神探盯“钱”成“神经质”
Date:2014-07-31 17:26:07 来源:互联网 访问:
广东警方成功侦破了今年国内首宗机制假币窝点案件,收缴假币近亿元人民币。在今天广东省公安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广平介绍,广东警方今年上半年又侦破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假币案件6宗。制作假币
“广东警方成功侦破了今年国内首宗机制假币窝点案件,收缴假币近亿元人民币。”在今天广东省公安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广平介绍,广东警方今年上半年又侦破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假币案件6宗。
制作假币母版“大师”落网
广东假币泛滥的情况早在几年前就已引起公安部的重视,广东也由此被作为重要地区挂牌整治。记者了解到,经过近年来连续的打击整治,假币犯罪案发案量不断下降,今年上半年银行临柜收缴假币量约为2000万元,已连续三年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广东警方今年上半年侦破百万元人民币以上案件假币犯罪案6宗,打掉伪造货币窝点3个,抓获嫌疑人57名,收缴假币1.27亿元人民币。
“从银行临柜收缴和警方打击收缴的量来看,假币犯罪、制造假币的量是逐年下降的,目前假币犯罪在广东来说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局长黄守应透露。
据介绍,广东警方主要从制版源头、制假窝点和销售网络等几个环节相互配合打击假币。去年,广东警方抓获了一名制作假币母版的“老画家”彭大祥,铲除了十年来全国首个胶片版源。“据我们了解,现在广东省假币的版基本上都是复制彭大祥制作的母版,现在我们还在打‘版’,争取把这个印刷版全部打掉。”何广平表示。
记者了解到,假币的销售也有着强大的网络,目前100元面值的假币,大批量直接从窝点出货的批发价约在2元上下。“在此次打制假窝点时抓获的汪某,就是一个销售假币的头目,占据了当地售假三分之一的份额,打掉他,对于假币的销售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削弱作用。”何广平告诉记者。
打印机打印假钞危害更直接
目前,在广东还出现了打印机打印的假钞。广东省公安厅反假币侦查科科长刘劲涛介绍,广东警方上半年打掉的3个窝点中,其中位于茂名电白的窝点缴获120万元假币,深圳窝点缴获数千元假币。“这两个窝点案值不大、仿真度不高,但这类假币生产只需要一台便捷式打印机,使得警方打击难度加大;而且这类犯罪不受生产周期、场所、环境等限制,通常是即打即‘用’,对群众造成的危害也很直接。”
“虽然假币‘质量’不过关,甚至油墨都能蹭掉,但是明知是假币的人别有用心地选择清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到菜市场买肉,拎走一块肉还能找回来几十元。”刘劲涛对此颇为忧心。
“我们建议群众在菜市场或者是一些小商店交易的时候,要防范假币,如果发现,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我们受理、打击之后取得效果,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黄守应表示。
打假币常常遭遇“夹生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层民警在打击假币犯罪中存在着一些立法与实践有待衔接的困惑。
“发现窝点和造假动向容易,但是确认印制假币的进度,掌握破案时机却不易。”一线侦查民警告诉记者,本着挽救和教育的理念,打早打小,如果在最初构成伪造人民币犯罪时就将团伙打掉,那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比较小,而打击的难度也相应下降。但是,这类案件却达不到追溯犯罪的标准,不能予以立案。
“伪造货币的立案标准为2000元或2000张(枚),如果尚在机器调试阶段或者装修时就冲进去抓人,则无法追溯立案。”因此,民警建议修改伪造货币立法,参照香港或国外的做法,伪造一张假币也是犯罪,有的国家甚至为了一张假币不惜成本打击。
“夹生饭吃不了。”由于假币的生产周期极短,打早了不能立案还得放人,因此,办案单位宁可选择长线经营,宁可承担着可能流向市场的风险确定抓捕时机。
同时,警方严打假币犯罪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遭遇法律量刑的难题。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是根据张数或者数额认定持有、运输、出售、购买假币犯罪事实,即使明知是假币仍持有不达4000元或4000张(枚),也不能立案处理。
民警介绍,2009年,清远、深圳等地均发生过流动使用假人民币作案的团伙。他们往往组团前往某地住下,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就上市场买鱼买肉,恶意地将假币花出去,并找回来真钱。“我们后来抓到过几个,却因为达不到立案的标准最后放人,还浪费了警力。”
“很多时候,的士司机等收到百元假币,更多的是认个哑巴亏,就算报警了,民警也只能对使用人进行教育。”民警无奈地说,“从立法层面说,是否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追溯标准,细化多次持有使用假币的不同处理方案,区别对待呢?”
判断是否为伪造假币,人民币中间的金属线很关键。在去年警方经营的“803”专案中,警方在惠来象湖村打掉的窝点里,从两个房间内分别起获了烫金纸,其中,印制假币的车间里堆放的烫金纸被人民银行的专家认定为半成品,而另一房间堆放的一吨多同样的烫金纸却不获认定。原因是烫金纸中的印记不是“100”,而是伪装成“1OO”的模样以规避警方的打击。
“其实普通群众拿到百元人民币的时候根本不会深究这是100还是字母。”因此,类似这批烫金纸不能认定为假币的情况困扰着基层的办案民警。
光头神探盯“钱”成“神经质”
“要破获这些专业化技术化的案件,‘如痴如醉’这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我们民警钻研琢磨下的苦工。”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支队反假币科的“光头神探”刘劲涛在反假币岗位上已经工作16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条假币的线索就能让他“神经质”。“别人是只秃不白,或者只白不秃,你看我是又秃又白,都是这‘神经质’闹的。”他边说边摸了摸“光头”。
“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琢磨怎样才能理清线索。尤其是发现有新的冠字号假币,这就意味着有团伙,我就又开始焦虑了。”“光头神探”顿了顿,左手在茶几上敲着就转了话锋,“但只要是确定了窝点,尤其是行动成功,我又会血脉偾张,激动不已。”
“我是个很唠叨的人,整天催着下面的办案单位干这干那。我知道他们表面不说,心里可烦我了。”“光头神探”告诉记者,在打击假币的工作中,不少基层单位还没有意识到证据链条固定的重要性,因此民警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他总也不忘推动现场证据固定的工作。
他的唠叨在去年的“803”专案中得到了回报。记者发现,假币现场的保护以及现场提取的指纹、DNA等物证使得多宗假币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幕后”老板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均顺利移送起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郑某拒不承认参与制假币,但在放置胶版的工作台上提取到其一枚指纹,使这个案子得以顺利移送起诉。而同样是零口供的印制假币组织者卓某也因警方在窝点内提取到的指纹不得不认罪服法。
“我的眼里只有‘钱’,很多的时候,不用摸,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判断钱的真伪。”“光头神探”笑言,连在菜市场看人买菜付钱时,他都情不自禁地要瞟上一眼看看是真是假。
刚到假币科的时候,“光头神探”的兜里总是揣着几张假钞。“那时候只要有点空隙就拿出来比对真币和假币的区别,研究假币与假币的不同,看看它们是否出自同一个批次、同一窝点,甚至是否同一伙人。”他告诉记者,假钞的纸张、油墨、颜色都不同,特别是颜色,纯靠技术师傅以肉眼判断,凭感觉调色,因此他根据颜色深浅一眼就能辨别。
记者了解到,就连同事、朋友甚至朋友的亲戚收到假钞,他都要“充公”到自己手里,甚至回到家还要教孩子辨认真假。“其实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分析中。”“光头神探”这样回忆自己当年给孩子上的“课”。
昨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打击食品药品和制售假犯罪专项行动发布会,宣布破获今年以来全国首宗机制版假币窝点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收缴假币1.27亿元。
在涉食品药品犯罪方面,成功破获涉全国12个省市的“三聚氰胺”酸奶片糖案,查扣成品半成品逾25吨。
三招识假币
一是看光变油墨,在光线下可变化显示为绿色和蓝色,“目前尚未发现有犯罪分子破解”;二是看阴阳铜钱(正反面各有半圈,组合起来为一个完整的铜钱图案);三看烫金线上,有微小的¥100元图案。
银行柜台缴2000万假币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广平介绍,假币犯罪案件发案量不断下降,银行临柜收缴假币量连续三年维持在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银行柜台收缴假币约为2000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1~6月,全省侦破百万元以上假币犯罪案件6宗,打掉伪造货币窝点3个,抓获嫌疑人57名,收缴假币1.27亿元。成功侦破今年以来全国首宗机制版假币窝点案件,成功收缴假币9270万元。
今年3月,根据相关线索的梳理及群众的举报,广东省公安厅组织涉案地揭阳、汕头、汕尾三地公安机关开展全方位侦查及深度经营。经过3个多月缜密侦查,逐步摸清了一个机制版假币窝点犯罪团伙的基本情况及内部分工,在准确锁定主要犯罪嫌疑人和假币生产地点的情况下,于6月27日清晨5时开展破案收网行动,在揭阳普宁市流沙南街道捣毁制造假币窝点1个,抓获包括主犯在内的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成品、半成品假人民币7470多万元,查获印刷机、晒版机、切纸机、油墨、纸张等一大批制假设备、原材料;同时,汕尾市公安机关在汕尾市陆丰市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名。经过突审又在普宁市占陇镇某仓储点缴获假币成品1800万元,涉案团伙成员悉数落网,两个窝点总共缴获假人民币9270万元。
据了解,根据今年上半年广东警方打掉的假币制造窝点来看,制造假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胶版印刷制造,二是通过打印机打印制造。
在揭阳普宁所捣毁的窝点中,犯罪分子采取了第一种方式。而在茂名电白和深圳打掉的另外2个制造假币窝点,则采用的是打印机打印制造方式。
一张百元假钞卖价2元
“不许动!给我蹲下!”突破一道木门两道铁门之后,民警冲进普宁市流沙南街道的一玻璃厂内一个假币窝点。现场两名嫌疑人当即被民警控制。记者在现场看到,犯罪嫌疑人的印钞机正在紧急作业当中,一排排的假钞正以秒速被印出,掉落在地上,铺满了整个作业房间。机器旁还放置着印制假钞必备的各色油墨,机器的铁锈边缘也因长期作业而被这些油墨染出了各种色彩。
在现场的另一侧,警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制作假钞的“胶版”,并逮捕了另外一名嫌疑人。
办案民警介绍,为了隐蔽,犯罪嫌疑人将制作假钞的窝点设置在已停工许久的玻璃厂内,并与厂主相互勾结;为了掩盖印钞机开动的巨大声响,犯罪嫌疑人更在玻璃厂外设置了隔音设备,因此即便行人经过玻璃厂,也全然不清楚里面的情况,“外面听不见里面的,里面也听不见外面的。”
警方介绍,该团伙的主犯汪某,陆丰人,长期从事假币的贩卖,是总组织者和总策划,曾因为另外一宗假币制造案被警方追捕,后一度消失。
3名假币制造技术工人熊某、潘某、黄某此前都是印刷厂的工人。
其中,师傅熊某15岁时就在印刷厂当学徒,一直干了17年,技术水平很高,潘某和黄某都是其在印刷厂的同事。据了解,如果制造成功后,3名技术师傅将分得20万元。
警方介绍,该窝点真正开工只有三天。
胶版印刷制造出来的假币仿真度较高,甚至连一些防伪手段都能印制上去,比如人民币的烫金线也高度仿造,“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胶版印刷制造的关键是胶版来源,目前,该案的胶版来源还在追查之中。
据了解,近几年广东所破获假币案中,大部分的胶版母版来源出自一名汕头70多岁的老画工彭某祥之手。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买了1吨纸,大约可制造假币7000万元。制造出来后,主犯汪某和孔某负责销售,将以每100元2元的价格售卖假币,通过在汕尾陆丰的网络销售,流向多为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由于警方发现及时,这批近亿元的高度仿真假币未流入市场。
查扣含“三聚氰胺”酸奶片糖逾25吨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制假售假案件1222宗,同比增长20.5%,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823人,同比增长15%,逮捕938人,同比增长25%。
在打击涉食品药品方面,今年1~6月,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药品案件794宗,同比增长140%,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34人,刑事拘留数同比增长187%,逮捕457人,逮捕数同比增长241%。
据悉,警方侦破了一批涉及公众餐桌安全的毒豆芽、假冒“粤盐”成品、假冒“金龙鱼”牌食用油、假冒“家乐牌”浓缩鸡汁、假冒远航九江双蒸酒等食品药品案件。
2月11日,省公安厅部署潮州市公安机关查处潮州市博大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案,成功抓获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酸奶片糖的经营者杨某武,查扣该公司生产的成品酸奶片糖12.05吨,半成品酸奶片糖13.5吨。
经深入调查,该案属涉及外省多地的重大复杂案件,广东省公安厅报请公安部发起了全国集群战役,组织全国12个省市区彻底摧毁了整个犯罪网络。
据了解,警方目前已经侦破涉及互联网售假犯罪案件75宗,查处违规网站、电商平台64个,“发现其涉嫌售假,公安部门就会介入开通网站的这些公司把它关闭掉”。
5月28日,深圳公安机关侦破了网上销售假冒“小米”手机案,涉案金额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