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 即使匿名发布 仍涉嫌侵权
虽然“秘密”平台上的发言内容都是匿名的,软件开发团队也表示将会在内容上进行控制,但一名律师告诉记者,该软件除了直接谩骂发泄不满,还不乏曝光他人私生活、歪曲他人形象、曝光行业内部信息等内容,这很有可能触犯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利用社交平台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诽谤,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其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如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
该律师表示,虽然软件制作方称“即使是内部人员包括创始人,也无法得知信息是哪位用户发布的”,但其仍负有“合理的注意”义务。
“当被侵权人对侵权信息提出删除等合理请求时,软件运营方有责任及时采取措施,以制止侵权内容的存在和传播,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该律师说道。
记者了解到,“Secret”对匿名言论有严格监管,只要有两个人对一条秘密进行举报,这条秘密就会被自动屏蔽,除了发布者,没有人看得到它。同时“Secret”还鼓励用户以主人翁的精神去维护内容秩序。
预测 难增加用户黏性 不会走太远
对于“秘密”的前途,有业内人士认为,充斥着大量诽谤、爆料和负能量等无效信息的“秘密”,只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望。从长期来看,“秘密”上的内容仍具有范围限制,同时随着爆料内容的减少,很难长时间增加用户黏性。
从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针对“秘密”将采取的行动来看,其很难成为一款大众化的社交软件。据速途网爆料,腾讯即将推出一款类似“秘密”的匿名社交产品,现已紧锣密鼓地进入测试阶段,这款“腾讯的秘密”有可能依托于微信朋友圈的匿名功能。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秘密”无法像微信、微博一样,成为能提供公共社交信息和可靠内容的交流平台,等人们的新鲜劲儿过去了,这款软件也就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