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联系投稿 版权声明
  • 首页 热点 明星 影视 音乐 综艺 演艺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列表

    塔沟武校现身南京青奥会昨晚开幕式 高空表演惊艳世界观众大呼过瘾

    Date:2014-08-17 19:56:39   来源:互联网   访问:
      塔沟武校学员筑梦之塔的高难度演出让世界惊叹  李永琦(右二)和小伙伴苦中有乐摄影 李君  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昨天在南京市奥体中心举行。今年14岁,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李永琦,在钢丝威亚的拖拽

      塔沟武校学员“筑梦之塔”的高难度演出让世界惊叹

      李永琦(右二)和小伙伴苦中有乐摄影/李君

      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昨天在南京市奥体中心举行。今年14岁,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李永琦,在钢丝威亚的拖拽下高高飞起,和他519位师兄弟,一起完成了筑梦之塔的演出。直到节目结束,李永琦才松了口气,这意味着他半年来的汗水没有白流。从塔沟武校的少林功夫小子到青奥会开幕式艺术演员,李永琦和他的师兄弟有太多的故事要说。

      从3万人到2个人

      筑梦之塔节目难度空前,最低一层距地面12米,最高一层距地面42米,中间相隔10层,塔顶为2人,往下人数逐渐增加。

      李永琦前两天训练时中暑晕倒了。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前,他还在输液,晒得黑红的小脸也有些苍白。但比生病更可怕的,是被替补换下,成为功夫片中早早离场的倒霉配角。“我从3万多师兄弟中,好不容易练到塔尖,可不能提前结束。”

      如今李永琦是筑梦之塔塔尖上的两人之一,4年前他10岁,错过入选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这一次他最初仍不是导演眼中的菜。“从去年下半年,导演从武术、身高、相貌几方面开始选人,我们学校总共3.5万名学员,到最后选出1000人来。其中参加筑梦之塔的,高空120人,地面400人。”教练苗攀登介绍。

      李永琦虽然年龄达到了导演要求的14岁下限,但个子偏矮,力量欠缺,他无缘主力名单。当师兄们爬上架子开始训练,李永琦在下面眼巴巴地看着。“没选上我,我就想办法。比如他们练完了,中午我就去借他们的威亚衣,爬上架子自己训练。”李永琦说的架子,搭设在塔沟武校的操场,高20米。“结果导演看见了,问我吊到更高处害怕不害怕。我说我还敢到最高处。”

      导演看中了李永琦的努力和不恐高。筑梦之塔节目难度空前,最低一层距地面12米,最高一层距地面42米,中间相隔10层,塔顶为2人,往下人数逐渐增加。苗教练说,概括起来说,顶层很危险,底层非常累。年龄大些的孩子力量足,可以在底层,像李永琦年龄小,个子矮,体重轻却胆子大,正适合在塔顶做复杂动作。

      不恐高是李永琦天赋的优势。很多学员在地面一切都好,吊到高空就恐惧得手足无措。李永琦人小胆大,他一步步练了半年,一路杀到塔尖。“挺过瘾的,像拍功夫片。”李永琦一句话概括了这半年的乐与苦。

      吊威亚从吐到爱

      几百个功夫小子虽没有出意外,但稚嫩的手掌爬满老茧,裸露的胳膊上留下钢丝的划伤,钢铁铸就的保险环,也在6个月的摸爬滚打中磨出了一层包浆。教练说排练时,他在下面保护,能看见汗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半年在从20米到42米的训练架上无数次训练,几百个功夫小子虽没有出意外,但稚嫩的手掌爬满老茧,裸露的胳膊上留下钢丝的划伤。钢铁铸就的保险环,也在6个月的摸爬滚打中磨出了一层包浆。教练说排练时,他在下面保护,能看见汗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6个月,功夫小子们对吊威亚已从吐到爱。

      吊威亚第一关就是克服42米带来的高度恐惧。17岁的徐博威说:“第一次怕得眼睛都不敢睁开。”导演挑的这批孩子都有至少3年的习武史,但吊上半空让他们的功夫无处施展。“有些表演动作要求我们头朝下,开始训练时有同学会呕吐。我下来会眼前一黑,要人扶着才能站住。”

      第二关是力量关。根据编排,功夫小子们需要上下翻飞、翻滚横跃,组成不同的造型,堪比“超人”,却也需要超人的腰腹肌力量。“开始力量根本不够,那就做不了那些动作。结果就在地面上练俯卧撑,仰卧起坐,一组50个一天做好多组。”徐博威说。

      第三关是现场关。今年4月份功夫小子们开始挂钢丝练习,从走进体育场,到把威亚衣上两根钢丝挂到拉升飞天的圆盘上,他们只有30秒。钢丝挂错、脱落,都意味着失败。“想了好多办法。开始每次都有人的钢丝搅在一起,还有人钢丝挂反了,就成背对背了。后来就把钢丝用红蓝胶带分清左右,”教练苗攀登说,“挂钢丝也是难题,每个学员身上都是一大盘钢丝,最长的50米,圆盘上面圆环5厘米,学员钢丝上的钩一两厘米。尤其还是在晚上,他们30秒要挂好两根钢丝再把保险螺丝拧好。想了十几种办法,后来要求学员把钢丝盘成8字,左手攥着钢丝,右手扣保险钩,挂上后还要随着圆盘上升,慢慢释放钢丝。”

      重重困难,塔沟少年一一克服。“这半年,开始在塔沟学校上20米高架时,一天练两三次,7月份开始转战南京,上42米高架,从早上5点练到晚上10点。上下起落一天几十次。”徐博威说,“觉得这半年自己饭量,喝水都多了,身上肌肉力量也涨了。”

    首页 | 音乐 | 综艺 | 影视 | 明星 | 演艺 | 热点 | 联系投稿 | 版权声明
  • Copyright @ 2010-2014 http://www.8g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08108040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